undefined
照片來源: VisitNSW.com

今年端午節最大的交通新聞,應該就是蘇花公路中斷,造就史上最多人同步環島。每次看到蘇花公路因為落石坍方封路的新聞,我就會想到位於雪梨南方 Grand Pacific Drive公路上,這座絕美的 Sea Cliff Bridge,沿途景致也不輸蘇花公路。Sea Cliff Bridge在 2005年底通車,在那之前,也有著經常因雨中斷的慘痛過往,以下,就是她誕生的故事(註一)。

2002年七月,公路交通局 Roads and Traffic Authority (RTA)宣布 Lawrence Hargrave Drive封路六星期清理落石與鬆動的石塊,這次封路之後,事情開始有了重大改變。2002年底,RTA認為濕滑天氣讓這條路暴露在危險的狀況下,於是設下了規定,當雨量超過 25公厘,就必須封路,並且在路段的前後設置柵欄,禁止用路人通行。

2002年底到 2003年六月間,因雨封路不下十次,每次都長達數天。2003年中,交通部長 Carl Scully宣布封路兩年半,政府要做出解決方案,這個消息一出來,對於封路南端的商家是極大的震撼,之前每次封路都造成相當大的金錢損失,再開通時,商家不是倒閉,就是轉手。

對於有小孩在另一端上學的家長來說,封路等於是要他們潛水 900公尺才能到學校。此外,這也意味著從雪梨到臥龍崗(Wollongong)的自行車道必須中斷幾年,騎到封路北端的 Stanwell Tops就得回頭。

2005年12月,對於 Lawrence Hargrave Drive封路的憤怒,終於轉化成對 Sea cliff Bridge開通的興奮期待。女學生 Makenzie Russell贏得新橋的命名比賽,一同與新南威爾斯州長 Morris Iemma在 12月11日剪綵,宣告開通,接著,一萬個民眾,開心地從北端步行到南端。12月12日星期天,正式通車,其實,星期六晚上,就有不少當地居民等不及開車通過了。

此後,無數用路人行駛過這條橋,當地居民,遊客,還有許多專程來拍廣告的人,十多年後,這條橋依然是汽車,或是任何產品廣告的熱門首選。

故事說完了,談點數字吧! Sea Cliff Bridge造價五千兩百萬澳幣(註二),通車帶來的經濟效益,無價。我之所以會從蘇花公路聯想到 Grand Pacific Drive,因為她們在地理條件上有相似點,第一,都面向太平洋,沿途風景優美,第二,經常下雨有落石,第三,對外沒有第二條替代道路,但鐵路就在旁邊,第四,往北有大都會區(台北,雪梨),往南有主要都市(花蓮,臥龍崗)。不過,嚴格來說,蘇花公路的情勢嚴峻許多,相對危險路段也長很多,不像 Grand Pacific Drive就只有這段有問題而已。

當我還住在台灣時,也很喜歡往花蓮跑,自然景致與悠閒步調,是吸引我前往的主因。至於交通方式,幾乎都是搭火車,然後再到花蓮租車,以前還搭過飛機,印象中,我從來沒開車走過蘇花公路。十多年前,蘇花高倡議聲浪剛起時,我也問過當地人,都是贊成與強烈要求,我這台北人還傻傻地問,會不會壞了花蓮的好山好水,當地朋友說,花蓮地理位置就是孤島,不如台東還可以接南迴,蘇花一斷,幾乎就動彈不得,這種苦,你們台北人不會懂的。的確,台北人從來沒有站在花蓮人的立場考量,當年的我就是這樣。後來,返台度假期間,也去了花東,一如十幾年前一樣,火車一票難求,對照雪梨飛台北,雖然航程九小時,除了直飛,總還有各家航空轉機能搭配,台北花蓮,往返的難度居然不相上下,同在一個島嶼上,為何回家的路,會如此相對漫長。

蘇花改,北宜直鐵,別管甚麼政治正確不正確,該做的,就動手吧!

註一: 原文參閱 Construction and grand opening of Sea Cliff Bridge – in pictures(http://www.illawarramercury.com.au/story/3555254/a-history-of-the-sea-cliff-bridge-in-photos/)
註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_Cliff_Brid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