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談到台北與雪梨的差異,天氣是讓人感受很明顯的話題。回到台北休假之前,就聽說最近的空氣品質不太好,霧霾,PM2.5,相關名詞佔據了不少新聞版面。因為遷就小朋友學校放暑假的關係,過去幾年來我們都是在年底回台灣,也就是南半球的夏天,北半球的冬天,我對台北的印象,這幾年也都一直停留在冬天,濕冷的雨季,灰濛濛的天空,相對於正當仲夏的雪梨,是相當極端的反差,如果用影像來表現,就是藍天之下的雪梨大橋

Sydney Harbour Bridge

對上灰灰濛濛的台北大稻埕媽祖廟
20180104_081620962_iOS.jpg

其實,這樣的比較當然是刻板印象,雪梨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緯度處於南半球溫帶,面向太平洋,背對海拔最高一千五,不算高的藍山,光是腹地就比盆地地形的台北大上好多倍,四季分明的特色,適宜人居的排名總是名列前茅。台北地處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潮濕是避免不了的致命傷。其實就氣溫來說,雪梨跟台北沒有非常顯著的高低溫差別,夏天熱到三十幾度,冬天冷到十度以下,兩邊都是差不多的級距,差別在於均溫的高低,台北的夏天均溫比雪梨高,冬天均溫也是,可是雪梨夏天常有熱浪來襲,突破四十度在這幾年已經是常態了,也就是雪梨比台北還熱上不少,但是熱的型態不一樣,雪梨乾熱,台北濕熱,對多數人來說,汗流浹背的濕熱的確比較難受,相對乾熱雖然氣溫高,只要不被太陽直曬,在有風的狀態下,其實沒那麼難過。另外,日夜溫差大也是雪梨的特色,夏天的早晚不超過二十度其實是很正常的,而且是相對舒適的溫度,但是換到台北來可能就是涼意,甚至有點冷的訊號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回到台北,就算冬天,只要出太陽,就覺得可以改穿短袖的原因,因為那就是雪梨夏天早晚的溫度,當然不需要穿長袖啊。

很快地下一個結論,台北的冬天只要不下雨,其實是非常舒服的呀,不時就有美麗的藍天白雲,涼風徐徐的舒適天氣,當然,有照片為證,這個藍天,一點也不輸雪梨呢!
20180102_042228451_iOS.jpg

只不過,大多數的民眾還是都身穿冬衣就是了
20180102_035454056_iOS.jpg

台北只要不下雨,就算寒流來,乾冷的天氣,也是非常宜人的,很適合運動,尤其是不激烈的慢跑,有水,有樹,有遠山,層層疊疊,還有藍天與白雲,台北的宜居程度,其實不輸雪梨太多
20180110_012934870_iOS.jpg

回應文章一開頭的雪梨大橋,堤頂大道的彩虹橋,也是有很宜人的視角
20180110_012513157_iOS.jpg

至於台北的夏天,這些年我的體驗並不多,但是從過往的經驗,只要走出戶外,總是濕濕黏黏,經常性的午後雷雨,也常常寸步難行。這些年不斷出現的極端氣候現象,不是大旱就是大雨,大量降雨在都市裡,往往是難以抵擋的災難。這一點,台北雪梨都一樣,唯一差別是,雪梨的樹木,綠地,遠遠多於台北,相對大水消散的速度也會快很多,這一點,反映在抵擋熱度也是優勢,住家四周如果有植樹綠蔭,室內室外相差十幾度也不是問題。我很幸運,在雪梨的住家雖然是小公寓,但是四周種滿了樹,又剛好是一樓,避免了直曬,十年來,別說沒裝冷氣,就連電扇都只有小小的座扇一支而已。

最後,貼上一個雪梨夏天常見,但是在台北罕見的自然現象 - 冰雹,比硬幣還大的冰雹,打到人很痛,大一點的,連汽車板金,甚至屋頂都會受損。這一點,台北人看到或許會聊表欣慰一些。

arrow
arrow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