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了篇關於澳洲小朋友打棒球的文章,球迷群組的朋友看了,直說澳洲小朋友真幸福,我的回答也很直接,「對啊,小孩很幸福,大人可累壞了」,一語道破家有愛運動孩子的父母的辛勞。今天,偶然地在臉書上看到這張照片,說得太好了,不分享不行。

英文原文
How to be a parent in 2017:
Make sure your childen's academic,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mental, spiritual, physical, nutritional, and social needs are met while being careful not to over stimulate, under stimulate, improperly medicate, helicopter, or neglect them in a screen-free, processed food-free, GMO-free, negative energy-free, plastic-free, body positive, socially conscious, egalitarian but also authoritative, nurturing but fostering of independence, gentle but not overly permissive, pesticide-free two-story, multilingual home, preferably in a cul-de-sac with a backyard and 1.5 siblings spaced at least two years apart for proper development, also don't forget the coconut oil.

How to be a parent in literally every generation before ours:
Feed them sometimes.

中文翻譯
如何做個 2017新世代家長
確保你的孩子在課業,情緒,心理,精神,心靈,身體,營養,以及社交需要上能充分滿足,同時要注意,別過度刺激,或者刺激不足,不適當的藥物治療,直升機父母式的控制孩子,或者在沒有平板或電腦,加工食物,基因改造食物,負面機能食物,無塑料,正面看待自我身體,有社會責任意識,平等又保有權威,養育又同時培養獨立,溫和中帶有放縱,等等情境下忽略了他們,最好的成長環境是,巷子底無蟲害的兩層樓帶後院的透天厝,在家雙語溝通,跟另一個兄弟姊妹間隔差兩年,保有適合成長空間,還有,別忘了作菜要用椰子油。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台灣休假回來好一陣子了,農曆新年才終於到來,人在海外,年味當然就沒那麼濃厚,不過因為雪梨的亞州移民眾多,中國人,台灣人,韓國人,或者東南亞華人,都有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所以街道上,商業區裡,都很常見關於農曆新年的相關活動,或者促銷,或者祝賀語,也能感受到不少過年的氣氛。

WP_20160205_002.jpg
雪梨的地方政府慶祝農曆新年

休息時間跟公司的上海同事閒聊,說說過年要怎麼慶祝,他們因為家族都移民過來了,所以也就是一大家子吃年夜飯,我們則是只有自己一家四口雪梨,加上除夕在星期四,隔天還得上班上課,可能就等到周末再安排了。這時,同事突然提醒我,

「咦? 你沒請 Cultural Leave 嗎?」

「Cultural Leave?」

原來,去年 11月公司有頒布新的休假政策,加入了 Cultural Leave,每位正式員工,依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每年可以請一天有薪假,參與相關慶典或者活動。以下就是關於 Cultural Leave規定的條文

Cultural Leave
We recognises religiou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our employees. Cultural leave allows employees to manage thei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mmitments. Cultural leave is in addition to Compassionate / Emergency Leave.
我們認同員工多元的宗教與文化背景,Cultural Leave讓員工能安排參與實踐文化或宗教上的承諾,也可以和喪假事故假一起申請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台北的冬天的確冷了好一陣子,每當寒流來襲,願意挽起袖子捐熱血的人數就會減少,血庫存量迅速告急。我大概是從大學時代開始捐血,之後一直都有捐血的習慣,只是頻率不固定,大致上,我的身體健康都維持得不錯,但也有過一兩次,捐血後被告知血液品質不佳,因為前一天沒睡好或是前陣子吃得太油膩,導致血液品質不符合使用標準而被丟棄。移民之後,每逢返台都會去捐血,頻率變成一年一次。前年去了一趟美國旅遊,順便回台省親,捐血時被告知從美國回來必須等兩個月才能捐,回到雪梨一陣子後,剛好紅十字會的捐血車來到公司停車場,也開始了我在澳洲的捐血經驗。其實紅十字會的捐血車每隔三個月都會來公司的停車場,在那之前人事部門就會提醒大家上網去預約時間,因為捐血車只會停兩天,先預約避免向隅。

紅十字會的捐血車其實是貨櫃車改裝,停下來之會展開成一個捐血站,看起來挺酷的。
20170130_063119541_iOS.jpg

相較之下,台灣的捐血車多是巴士改裝,看起來小一點,實際上內部空間並沒有太大差別。我手邊沒有台灣捐血車的照片,但是剛好這次捐血拿到模型當紀念品。
20180118_100736375_iOS.jpg

比較過外觀,捐血站內部的差異其實沒有很大,都是相關設備。感覺上在雪梨的捐血車內部比較寬敞,其實這跟空間的配置有關,照片中雪梨紅十字會的捐血車,座位的配置比較寬鬆,看起來十分寬敞。

20170130_235603010_iOS.jpg

台北的捐血車,座位靠得比較近,空間的利用絲毫不浪費,但是並不會有狹窄的壓迫感。值得一提的是,沙發質感的座位,令人感覺很舒適,可以依個人需要調整,這一點,其實在雪梨也做得到,只是從外觀看起來,台北的捐血者躺在沙發上,雪梨的捐血者躺在診療椅上,舒適度有點不一樣。
20180118_085705055_iOS.jpg

這次在台北捐血的時候,剛好坐在電視前面,重複地看著推廣捐血的廣告,雖然不認識代言人,應該是位運動正妹歌手。以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捐血時就只能看看傳單殺時間,現在大家都是划手機了。其實真正插管捐血的時間,500cc順利的話十分鐘不到就結束了,發呆放空其實也是不錯的。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談到台北與雪梨的差異,天氣是讓人感受很明顯的話題。回到台北休假之前,就聽說最近的空氣品質不太好,霧霾,PM2.5,相關名詞佔據了不少新聞版面。因為遷就小朋友學校放暑假的關係,過去幾年來我們都是在年底回台灣,也就是南半球的夏天,北半球的冬天,我對台北的印象,這幾年也都一直停留在冬天,濕冷的雨季,灰濛濛的天空,相對於正當仲夏的雪梨,是相當極端的反差,如果用影像來表現,就是藍天之下的雪梨大橋

Sydney Harbour Bridge

對上灰灰濛濛的台北大稻埕媽祖廟
20180104_081620962_iOS.jpg

其實,這樣的比較當然是刻板印象,雪梨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緯度處於南半球溫帶,面向太平洋,背對海拔最高一千五,不算高的藍山,光是腹地就比盆地地形的台北大上好多倍,四季分明的特色,適宜人居的排名總是名列前茅。台北地處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潮濕是避免不了的致命傷。其實就氣溫來說,雪梨跟台北沒有非常顯著的高低溫差別,夏天熱到三十幾度,冬天冷到十度以下,兩邊都是差不多的級距,差別在於均溫的高低,台北的夏天均溫比雪梨高,冬天均溫也是,可是雪梨夏天常有熱浪來襲,突破四十度在這幾年已經是常態了,也就是雪梨比台北還熱上不少,但是熱的型態不一樣,雪梨乾熱,台北濕熱,對多數人來說,汗流浹背的濕熱的確比較難受,相對乾熱雖然氣溫高,只要不被太陽直曬,在有風的狀態下,其實沒那麼難過。另外,日夜溫差大也是雪梨的特色,夏天的早晚不超過二十度其實是很正常的,而且是相對舒適的溫度,但是換到台北來可能就是涼意,甚至有點冷的訊號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回到台北,就算冬天,只要出太陽,就覺得可以改穿短袖的原因,因為那就是雪梨夏天早晚的溫度,當然不需要穿長袖啊。

很快地下一個結論,台北的冬天只要不下雨,其實是非常舒服的呀,不時就有美麗的藍天白雲,涼風徐徐的舒適天氣,當然,有照片為證,這個藍天,一點也不輸雪梨呢!
20180102_042228451_iOS.jpg

只不過,大多數的民眾還是都身穿冬衣就是了
20180102_035454056_iOS.jpg

台北只要不下雨,就算寒流來,乾冷的天氣,也是非常宜人的,很適合運動,尤其是不激烈的慢跑,有水,有樹,有遠山,層層疊疊,還有藍天與白雲,台北的宜居程度,其實不輸雪梨太多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都會回到台灣看看家人朋友,平常也都在關注台灣的新聞大小事,所以回台灣生活也不會不習慣。這次離開台灣稍微久一點,其實也不過是一年多,或許是年紀大了的關係,感受到的差異似乎比過往多了些。

台灣是左駕,澳洲是右駕,這是大部分往來台澳的朋友最先感覺不適應的地方,不過多年以來回台灣,除了從機場到家裡這一段,因為疲憊(華航直飛都是清晨四五點到),所以自己不開車,一回到台北,我都當天就開車出門了,開車前也不會搞錯駕駛座與副駕的位置,上路後也很習慣台北的開車方式,畢竟移民澳洲之前在台灣出門開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次被朋友問到要怎麼適應左右駕的差異,我的回答都是,其實差異很小,掌握駕駛靠著中線走的原則就好,轉彎時,駕駛座為軸心就是轉大彎,小心別轉到對向去,大致上就這兩個原則而已。一直以來,左駕右駕不斷切換,去年到美東自駕遊一星期也沒問題,這次回台,到停車場要開車時,我居然走錯邊了,走到副駕座才發現沒有方向盤,左右不分的症狀,出現了。

開車左右不分,十分危險,走路左右不分就還好,頂多就是要閃人而已。在台灣靠右走,澳洲靠左走,這並不是硬性規定,並不會有太大困擾,不過搭手扶梯的時候就有差了。捷運手扶梯靠右站立,讓趕時間的路人從左側快速通過,這是讓台北捷運揚名國際,卻又造成困擾的問題,畢竟大家都習慣了,要改也改不回來。同樣的現象在澳洲也有,尤其是通勤量大的車站,乘客們都會自動靠左,空出右側空間讓趕時間的路人快速通過。

WP_20160406_004.jpg
雪梨 Macquarie Park火車站

從影片可以更清楚看出雪梨乘客靠左站的習慣。

左右不分,只要小心一點,其實不是甚麼問題,對我來說,迷路可能才是大問題。當年在台北開車時,GPS還不流行,Google Map也還沒上線,仗著當年機車騎遍大街小巷的記憶,現在回台北也幾乎都不用 GPS,一直以來,也都夠用,畢竟在台北市區開車,都是走固定路線,去固定地點,這一回,卻變得不太一樣了,比如說,我曾經在內湖科學園區上班,以前都是騎車,偶而開車,熟得很,現在開進去,卻東西南北搞不清楚方向。雪梨住宅區道路的複雜程度,其實也不輸台北,只是相對來說,路幅寬廣許多,車輛也少,重點,沒有機車,這是個很大的差異,比起塞車,這幾年來雪梨塞車越來越嚴重,時間越來越長,沒有替代道路,只能耐心地等。在台北,塞車時不只要耐心,還得隨時警覺鑽縫隙的機車。曾經身為機車族這麼多年,了解那風吹日曬雨淋的辛苦,能讓就讓吧!

其實,台北捷運四通八達,又有公車跟 YouBike,除非必要,開車的機會不多,主要就是要接送家人跟載物的需求,這一點比起雪梨,沒車等於沒腳的生活,台北人其實是相對幸福的。回到台北,當個左右不分的澳客,偶而迷路,發現路上的各式個性小店,這種小確幸,真的是回到家才體驗得到。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整理書櫃,發現了一本兩年前買的高中校刊,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報導,就是這篇熱食部的介紹,全文的重點其實是店長專訪,不過對我這畢業快三十年的校友來說,菜單的內容才是我最感興趣的,光是用看的就讓我流口水了,當年念書時可沒有這麼多選擇呢!現在的學弟們真幸福。

熱食部菜單(轉載自建中青年 October 2015)

img-601165545-0001.jpg

img-601165618-0001.jpg

台灣高中生的午餐選擇如此多采多姿,那麼中小學生呢?我對於台灣國中小學營養午餐的了解,都是從媒體報導而來,得到的資訊,似乎有很多不滿的聲音,來自校方,學生,家長,或業者,因為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多談。相對的,澳洲的中小學生呢?我家剛好有一個小學生,一個中學生,營養午餐?抱歉,學校不提供集體式的營養午餐,都要自己帶。

在我的求學經驗裡,並有沒營養午餐這個選項,都是從家裡帶便當。當我來到澳洲雪梨,升格為小學生的家長時,幫小孩準備午餐,也認為是理所當然。小學生上學,家長通常要準備三份食物

1. crunch and sip - 顧名思義,crunch 指的是水果或可生食的蔬菜,例如小黃瓜,紅蘿蔔,芹菜等等,sip就是喝水或飲料。通常在第一二節課中間食用
2. recess - 介於開始上課到午餐中間的休息時間,差不多是 morning tea的意思,可以帶各式簡單,份量小的食物,例如水果,餅乾,零食等等
3. lunch - 午餐,學生通常會拿著午餐到戶外,跟同學一邊玩一邊吃,下雨天就留在教室裡用餐

那麼,澳洲小學生的午餐長甚麼樣?借超市的廣告來參考一下,甚麼是完美的午餐 (perfect lunch box),一份蔬菜,一份水果,半份蛋白質,兩份穀類,一份乳製品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月是北半球棒球球季的尾聲,精彩的季後賽一場接一場進行著。相對的,在南半球,小朋友的夏日棒球季才剛剛開始。我們家哥哥從小一打到現在七年級,妹妹也邁入第二年球季,都是就近參加附近的社區型少棒球隊,以俱樂部(sports club)的型態,由許多熱心的家長組成,球隊涵蓋的年齡層也很廣,最小從六歲左右就能參加的幼兒棒球,一直到 U15的 seniors,有時候一個層級不只一支球隊,所以一個少棒(Junior Baseball)俱樂部可能會有十幾支球隊。當然,每個俱樂部有自己固定的主場,場地通常是公有的,但是維護上就交由俱樂部來管理,在幾乎是無償付出的情況下,棒球場地的狀況能保持得好嗎? 有圖有真相,就拿我們自己的俱樂部來當例子吧!

我們的球場位於北雪梨(North Sydney),算是比較接近市區的球隊,雖說是棒球場,其實是一大片公園綠地,在三個角落設置簡單的棒球場地,因為面積夠大,所以可供三場比賽同時進行,從 google map上,可以看到左上,左下,右下有棒球護網與簡易的 dougout,也可以看到足球球門,因為冬天時這個場地是給足球比賽使用,到夏天球門就會移走。

Bicentennial.PNG

下面的照片則是從外野往內野看,可以看到護網,球員休息區,還有記分板。帳棚則是臨時搭建,雨天遮雨,夏天遮陽用。
Field 1.jpg

因為是足球棒球共用的場地,所以草地修維持得很平整,比較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突起的投手丘,不過這在少棒比賽來說並不是問題。至於草地維持的狀況,從下面兩張照片可以看得更清楚。
比賽結束後的雙方球員擊掌

WP_20161015_007.jpg
這張是雨後練球的景致,彩虹,白雲,綠地

WP_20161013_005.jpg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短片 "How to speak Australian : Abbreviate Everything"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教大家如何說澳式英文,很簡單,什麼都縮寫就對了,有時候會縮到讓人一頭霧水,昨天,我在辦公室就遇到這樣的事。

我在工作上有一個行銷系統快要上線了,卻在臨門一腳的前夕,測試者發現問題,然後一連串的 email殺來殺去。我找出了原因,跟協力廠商電話會議溝通了之後,認為是當初資料結構設計上考慮不周,只要改動一個資料表(Table)的主鍵(Primary Key)應該就能解決。當然,我們需要測試,所以我打電話給在墨爾本的 DBA,解釋來龍去脈之後,請他做必要的更動。

突然,他問了我一個問題

DBA: "What is resi customer? Why are those marketing guys keep saying that? I've never heard that before."
我: "Err... resi means residential, we have residential and business customers in TV services."
DBA: "That's it?"
我: "Yes, simple as that."
DBA: "Why no one tells that? We have been running this project for several months. Why not just say residential instead?"
我: "You know, Australian always make long words short."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一篇是 2014年三月寫的文章,當時大聯盟找了 LA Dodgers 洛杉磯道奇跟 Arizona Diamond Back亞歷桑納響尾蛇,兩支國聯勁旅來雪梨打兩場開幕戰,(目前剛好一個是西區冠軍,一個是外卡首位)。比賽場地是雪梨板球場 Sydney Cricket Ground,是臨時場地,但是改裝得非常有大聯盟水準,不過比賽打完就恢復原來板球場的設定。真正澳洲職棒的雪梨主場並不在這裡,讀者們千萬別誤會了。11月的澳職開幕戰,並不會有這種規格,場地水準足以打大聯盟,觀眾席卻只有千人左右的容量,可以預計的是,當天應該會被台灣人塞滿滿,因為張泰山來打澳職的開幕戰就在雪梨。

=== 分隔線,以下為舊文 ==  

MLB 2014開幕戰移師南半球雪梨舉行,這算是澳洲棒球界的一大盛事,很幸運地我們也能恭逢其盛,雖然,這篇文章來得有點晚

我看的是 3月23日開幕戰第二場,LA Dodgers vs Arizona D-Backs,地點在雪梨板球場 Sydney Cricket Ground(SCG),雖然這不是標準棒球場,但是在大聯盟的改裝之下,搖身一變成為可以容納四萬人的標準棒球場地。據說一百年前,白襪隊訪問雪梨時也是在這個場地,SCG可以說是板球賽的聖地,能在這裡看棒球,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榮幸。

開幕戰首場是 3月22日週六晚上,因為下雨還延後開打,打到超過十點才結束。第二場在週日下午一點開打,雖然三月算是雪梨的初秋,其實天氣還是炎熱。我帶著兒子,先到 Central火車站搭接駁公車,先說明這公車並不是免費的,但是司機根本就沒有在看票,只想趕快把所有球迷都送到球場去。場外有一大堆賣紀念品的攤位,因為時間已經很接近一點,我們就沒再逛而直接進場,找到座位後卻發現被別人給佔了,佔我們座位的人說他們的位子也被別人給佔了,因為這區的工作人員說這裡不劃位,我直接找工作人員問,也得到同樣莫名其妙的答案,我可是花了將近澳幣兩百,怎麼可能沒劃位隨便坐,我又去找其他工作人員,發現根本沒這回事,是該區的工作人員懶惰不帶位,亂講,搞得該區一團混亂。我當下跟工作人員嚴正抗議,告訴他們怎麼可以讓這樣沒水準的態度毀了我兒子看大聯盟的夢想,這招挺管用的,馬上就有主管出來處理,給我們其他的位子,並且回去處理那個不負責任的工作人員。新的位子雖然比我原來買的位子更靠近外野,但是視野反而比較好,算是塞翁失馬吧!

雖然雪梨不是這兩隊的主場,但是可以看出來現場道奇的球迷比較多。雖然這兩場都是響尾蛇後攻,第二場卻是道奇穿主場球衣,算是一隊輪一次,挺公平的。

響尾蛇由 Gahill主投,道奇則是韓國柳賢振掛帥,現場韓國球迷超多,都是衝著他來的。

P1040434.JPG

 

現場不但天氣好,球場看起來完全是大聯盟水準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又來寫棒球了,本來標題是「你希望張泰山在澳職打幾支全壘打?」,想想這根本是廢話,當然越多越好啊!站在自許專業球迷的立場,我還是找些資料來做個簡單的分析好了。首先,我上澳洲職棒 ABL的官網(http://theabl.com.au),點選 STATS > League Batting Leaders,每一年打者的數據都在這裡,再點選 HR(全壘打)做排序,挑出每年前三名,做出下面這張<<澳洲職棒歷年全壘打前三名>>統計表

Homerun.PNG

統計表欄位內容如下
Year 球季 - 從 2010到 2016,澳職是從每年十一月打到隔年二月,舉例來說,2016球季其實是跨 2016/17,底下括號是比賽場數
Name 球員姓名
Team 所屬球隊
POS 守備位置 - 除了游擊(SS)之外,每個野手守備位置都曾經進到歷年全壘打前三名,大多數都是外野手拿全壘打王
G 出賽場次 - 澳職每年比賽場數都不一樣,最多的是 2015球季的 56場,最少的是 2010/16的 40場。即將開打的 2017球季也只有 40場
AB 打數

文章標籤

ozform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