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Anzac Day 澳紐軍團日,是澳洲的國定假日,對澳洲人來說,這是一個意義非常特殊的日子,通常,人們為了紀念戰爭勝利而放假,澳洲剛好相反,這是一個紀念戰敗的日子(Celerating a Defeat),但是這一天帶給澳洲的,卻是國家意識的凝聚與成形。
一個世紀以前的澳洲,雖然規模上已經具有準國家的地位,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仰望英國為宗主國,自認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雖然澳洲地處偏遠,祖國有難,依然全力支援。1915年,第一次大戰初期,澳洲與紐西蘭組成聯軍(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簡稱 ANZAC),前往土耳其的加里坡里半島( Gallipoli Peninsula )與英軍法軍聯合作戰,目標是打通進入黑海的門戶,進佔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首府 Constantinople。在 4月25日,ANZAC部隊登陸 Gallipoli,遭遇奧圖曼軍隊頑強抵抗,不,應該說,被大軍包圍,陷入泥沼,ANZAC部隊在編成上,是屬於後勤支援,說難聽點,來幫聯軍或祖國軍隊打雜的,因為他們沒有實戰經驗,所以在戰場上只能幫忙挖戰壕,搬運物資,從來就不是戰鬥主力,這也是澳洲軍人的暱稱是 Diggers的原因。這一回,卻被祖國派來當前鋒部隊,本以為是受到肯定,一登陸才發現根本是羊入虎口,別說進攻了,根本連推進都沒辦法,進退兩難,只能死守,靜待援軍到來,然而,情勢完全不如想像的順利,這一等,就是困守了八個月。後來,戰況陷入膠著,直到 1915年底聯軍全數撤出 Gallipoli,任務宣告失敗。
這場戰役中,澳洲士兵戰死將近九千人,紐西蘭三千人,當時澳洲總人口不到五百萬,為了支援一次世界大戰,有 41萬人入伍,超過六萬人陣亡,十五萬人受傷或被俘,對澳洲國力嚴重斲傷。加里坡里半島登陸戰一役,澳洲全民關注,全力投入,整個國家凝聚了起來,同仇敵愾,然而,卻也意識到,這不單單是為祖國而戰,而是為千里迢迢遠赴歐洲作戰的澳洲子弟,祈禱平安歸來,也從此認清,祖國自身難保,為祖國犧牲,戰死異鄉,並不是澳洲人民所願,沒有任何好處,澳洲人就是澳洲人,祖國不會因為戰勝而對你另眼看待,反之,死守戰場時,卻盼不到祖國支援,只能靠自己。
在軍事意義上,這場戰役徹底失敗,但是在凝聚國家意識上,對澳洲與紐西蘭產生了不一樣的意義。1915年四月底,當登陸的消息傳回紐西蘭,政府臨時宣告了半天假,舉行致敬儀式。1915年九月七日 "Wattle Day",南澳政府舉行紀念儀式,悼念戰場上的陣亡將士,同年十月十三日,也是在南澳,將 Eight Hour Day更名為 Anzac Day,為受傷軍人募款。隔年四月二十五日,澳洲紐西蘭全面地紀念這一天,並正式命名為 ANZAC Day。
到了 1920年代,Anzac Day就成為澳洲紐西蘭的國定假日,每年都有大規模紀念儀式。之後,澳洲軍隊陸陸續續參與各主要戰役,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加入聯合國和平部隊,近來的伊拉克,阿富汗戰場,都有澳洲軍隊的參與。
Anzac Day紀念儀式中,最重要的 Dawn Service,在清晨五點舉行,象徵當年拂曉出擊,登陸加里坡里半島的意象重現,緬懷先烈英靈。雖著時間演進,Anzac Day對澳洲人而言,不再只是紀念百年前的那場戰役,而是向每一位,為澳洲出征,投入戰場的士兵或支援者致敬。除了 Dawn Service,各地都會舉辦遊行,現役軍人,退役老兵,家屬,民眾,都會上街參與,向他們致意。
參與遊行的退役或現役軍人,盛裝出席,英姿挺拔,讓民眾感受到他們的往日榮光。
參與遊行的家屬後代,別上先人的勳章,緬懷他們的貢獻,展現榮耀
別忘了,澳洲是移民國家,各個國族的軍人後裔,或是曾參與戰事的老兵,也會在這一天,高舉旗幟,以挺拔的英姿,展現當年自己犧牲奉顯的光榮歷史,接受民眾的致意。參與的國家非常非常多,除了熟悉的歐洲各國,例如法國,義大利,波蘭,俄羅斯,希臘,土耳其等等,也有亞州國家,印度,菲律賓,韓國,越南,甚至香港。
塞爾維亞退伍軍人協會,別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就在當年的塞爾維亞
不只是國家,自治族裔也會為出來遊行紀念。照片裡是錫克族軍團的遊行隊伍
韓國參與過越戰的退伍軍人
遊行裡,規模最大,軍容最壯盛的,就是近半個世紀來,受到戰爭殘害最深的越南。當年為了遠離戰爭,飄洋渡海來澳洲的越南人非常多,如今,他們也是澳洲多元文化社會裡的重要成員。
心得
軍人在澳洲的社會地位非常崇高,從各地都有 RSL(退伍軍人俱樂部)就看得出來。我年輕時住過 homestay寄宿家庭,home爸就是二戰退伍老兵,曾聽他說國家對他的照顧非常周到,而他過世後,國家依然照顧他的遺眷,也就是我的 home媽,她後來罹患乳癌,治療期間,都由照護單位派專人接送。我也有朋友從澳洲海軍退役,退役後仍然以文職身分在海軍服務,聽他說起服役的事,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切身的榮譽過往。
在媒體上,常看到澳洲軍隊在海外維和任務的新聞,先不論澳洲政府的國際政治企圖,軍人給民眾的感受就是保家衛國。澳洲是募兵制國家,戰略地位沒有鄰近的威脅,但是不曾見到政府放鬆國防建置上的努力,去年澳洲與法國簽下天價潛艇建造合約,重點是澳洲生產與技術轉移。近來南海議題,澳洲也頻頻發聲。我也在展場上看過澳洲軍隊招募的攤位,電視上也有不少招募廣告,強調的都是專業與個人生涯發展,尤其是以領導力為培育人才的訴求,老實說,相當有吸引力,當然,薪資也給得不錯。
回頭來看,台灣在過去20年來,國防戰略的核心讓人看不出明確走向,尤其是徵兵制走向募兵制的改變,完全只有進退失序可以形容。絕大部分當過兵的成年男子,在軍隊裡的歷練與經驗,很難給出正面評價。我相信,軍人的貢獻與社會地位應給予絕對的尊重,但保障與尊嚴不來自與金錢與福利,而是國家怎麼看待國防與國家安全的決心。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國防不只是軍人的責任,民眾也是,相對來看,不只志願役軍人對國家有貢獻,義務役也有,而且非常大,長久以來政府根本刻意忽略這一塊,甚至完全不在意,當義務役對軍隊的記憶只有委屈與階級壓抑,實在很難看出全民國防在台灣能有甚麼走得通的未來。
結語
"Lest We Forget",永致軍魂,這是我對 Anzac Day的結語,也用這句話,向遠方家鄉,曾經或正在捍衛台灣的崇高靈魂,致上敬意。
留言列表